🎊 全国各地人性格特点解读:第六章 广东人

全国各地人性格特点解读:第六章 广东人

从古至今,中央政府并没给过广东人什么优惠政策,秦皇汉武没给过,唐宗宋祖也没给过,广东人照样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给广东人一个舞台,不要束缚他的手脚,那么,他就能演出一幕幕精彩好戏。

广州人和深圳人是中国城市人中最忙碌的一群人。在广州和深圳的大街上你会看到如同身临纽约的情景,这两座城市比上海小,但车辆都比其他城市多得多,车轮永远是川流不息,夜晚更是忙碌不停,不分昼夜,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们似乎总是处于疯狂和兴奋的状态。

广东人一说起生意经,个个眉飞色舞,谈上三天三夜也没问题。我常常听见广东的一些朋友口出狂言:“其实赚他几十万并不难嘛,只要抓住机会就行。”这话听了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到大街上抓机会去,拿着通讯录一边翻一边想“我先赚谁的钱好呢?”真是豪情万丈,大丈夫当如此也。

广东人追求金钱,时间观念是极强。因此,他们特别珍惜时间,办事节奏快、效率高,许多商机往往被他们抢先一步占领。“节奏快,效率高,反应快”这是人们对广东人经商风格的评价,也是广东商人赚钱的秘诀之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在广东商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同时,广东人注重行动而不说空话,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到实际当中是广东商人做事的风格。

广东人很有钱,很多外地人对广东人很眼红。其实,广东人的财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挣来的,来得自然,而且合法。因此,要和广东人做生意,慢慢腾腾是根本不行的。太慢了,一是容易错过时机,误了生意;二是与广东人合不了拍;三是因为你的动作慢了,思维慢了,让广东人占得先机,你总是得跟在广东人后面跑,吃亏是难免的。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岭南文化以务实、开放、兼容、创新著名,并吸取由中原相继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孕育和产生出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的一代先进人物。

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加上强悍的民性,冒险、创新的气质,因而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

开放包容

俗话说:“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做”。有人把广东人、上海人、山西人、香港人和日本人的“生意经”,作了一个有趣的比较:山西人是你赚了我不干;上海人是你赚得比我多不干;广东人是只要有点赚我就干;香港人是只要不亏我就干;日本人是眼前有点亏将来有赚也要干。

广东人开放包容,不排外,秉承有钱大家一起赚。有钱大家一起赚从表面上看好像损失了一些市场份额和利益,但从长远看,只要有好的游戏规则,蛋糕是可以愈做愈大的。

广东是公认的全国最适宜经商、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做同样的生意,据说在广州可以多赚10%。难怪中外的商家都把广东视作一块大蛋糕,一个个鹰膦虎视,都想染指,从中分一杯羹。如果没有这种优越的条件,怎么解释1978年广东的商品零售额只占全国1/17,但30年后的今天,已经雄据1/10呢?

30年前,顺德一家生产风扇配件的小老板,花了150多元从香港买了一台日本全塑超薄型鸿运扇,他回家后把这台鸿运扇拆得七零八落,彻底研究一番之后觉得技术简单,可以仿制。于是筹集资金,从香港订制全套生产工模,引进先进的注塑机,开始大批量生产。因该厂对鸿运扇还进行了改进,产品投放市场后,因款式新颖,价格便宜,一下子风靡全国。现在该厂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家电生产企业。

那时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非常淡薄,洗脚上田的顺德农民,就是从这种简单的模仿开始,很快把顺德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电器王国”。目前,顺德生产的电风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现在这里已成了中国的家电之都,汇集了创维、TCL、格力、格兰仕、美的、万家乐等国内一批知名家电品牌。曾令北方人谈虎色变的“广货北上”,就是由顺德的家电产品揭开序幕的。

晋商曾经是明清时中国十大商帮中实力最雄厚的,山西人精明、能干、富有、善于理财,天下谁不知道?谁敢不服?但为什么他们会在近百年间一落千丈,甚至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以前人们一说山西,就想起执金融业牛耳的票号、富甲一方的盐商、茶叶商,但今天一说山西,却让人想起遍地吃人不吐骨的小煤窑。这种强烈的落差,实在是历史的悲剧。

晋商的没落,主要是由于他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死守着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既不肯向外开拓,亦不准外人染指,抱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老观念不肯改变。朝廷组建国家银行时,一再邀请山西票号入股,也遭到断然拒绝。当中国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晋商还继续以万历年代的方式去经营,其黯然衰落的命运,当然是无可避免的。

广东人深知这个道理,一个地方要保持长久的活力,就必须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求新求变,不断有新鲜血液的加人,只有这样社会才会进步。打开大门,欢迎八方客,广纳四海财,有钱大家一起赚,表面上好像损失了一些市场份额,但从长远看,只要有好的游戏规则,蛋糕是可以愈做愈大的。

广东作家叶曙明在《其实你不懂广东人》一书中写道:在广东人看来,最重要的不是生意赚多赚少,而是公平与否。所谓“米贵大为是”,米贵,贵也不是贵我一个。恰恰由于他们有这种平常心,所以生意的成功率反而比别人高,赚的钱反而比别人多。

广东人行事低调,不张扬,能吃苦,重实干。广货的北上,并不限于家用电器,而是全方位的。从夹心饼干、苏打饼干,到方便面、易拉罐饮料、瓶装矿泉水、果冻;从广式家具、灯饰、办公文具,到T恤衫、牛仔裤、迷你裙;从华为、TCL,到珠江钢琴,从黑妹、美晨牙膏,到阳江刀具等数不胜数。

广东人的性格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们没兴趣与人争一日之长短,但他们也不惧怕竞争,如果你把长三角与珠三角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公平的竞争,广东人毫无惧色。他们有足够成熟的理性与智慧。很多时候,广东人之所以显得略输一筹,并不是输在才智上,也不是输在实力上,而是输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上。

进取、开放和包容,让广东人逆势而行,主动出击,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分工体系中去。

广东人的开放和包容的性格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特点。广东人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经欧洲传教士、商人和殖民者从海上登陆直接向广东输人的文化。鸦片战争后,“广东比其他省区更全面更深刻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质变同样席卷岭南文化各个领域”,岭南传统的农业、工业和商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中国文化被置于一种完全异质的文化参照系中。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广东不仅在全国最先建立了近代的新兴工业文明,还首先创办了新式教育学堂,成为我国近代报刊的发祥地。西方文化不仅在广东留下了街道两旁中西合璧的骑楼和教堂与医院的建筑风格,而且使岭南人的饮食,服饰、娱乐、语言、观念、社会制度等多方面涂上了不少西方文化的色彩。

其二是经华侨回乡传人的西方异国文化。广东是海外众多华侨的故乡,广东人与华侨在经济、文化和血缘、感情等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在海外经过异国文化洗礼和磨炼的华侨眼界开阔,信息灵通,具有开放和活力的性格,为广东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养分。广东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人文社会环境造就了一批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人杰,如洪秀全、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梁启超、詹天佑、孙中山、廖仲恺、宋氏三姐妹、叶挺、叶剑英等,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个人的性格和实践方式无一不透射出西方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的烙印。

总而言之,从近代到当代,正是这种荟萃中西文化,熔广府、客家和福佬传统于一体的广东文化展示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对文化来说,文化联系本质上是一种心理过程。因此,当我们在赞叹广东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时,千万不要忘记隐含在经济成就背后的那种善于大胆吸收外来文化营养,务实求新,开放包容、灵活奋进的广东人的精神。

好博彩

广东人好博彩,比较讲迷信。赌博在广东有上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花会、番摊、山铺票、白鸽票、闱姓、字花、麻雀、天九、纸牌、彩票,乃至斗鸟、斗鸡、斗蟋蟀,五花八门的种类,遍布城乡,无孔不人,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赌的。有些赌博根本无须本钱,人人可赌,《清稗类钞》描写广东人的赌博,“胜则攫费而去,不胜则以衣履为质,再不胜则以人为质。”病态赌徒终日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儒家文化。按《说文》的解释:“儒,柔也,术士之称。”似乎与巫、史、祝、卜是同一类的职业。不过到孔子手中,已变成“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了。孟子也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由此而见,儒家似乎是信天命,而不信鬼神的。但广东人则既信天命,又信祖先,又信鬼神,且笃信程度,在全国数一数二。

广东人所拜的神,几乎无所不有,凡想得出来的都要拜上一拜,好像生怕少拜一个,就会因不敬虔而被上天怪罪一样。从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祖、弥勒佛、天后元君圣母娘娘,到关圣帝君、南海神、冼夫人、金花娘娘、康公主帅、黄大仙、三山国王、太上老君、吕祖、城隍公、天官、药王、福禄寿三星、床脚婆、招财猫、上帝、孔子、盘古、龙神伯公……直至一块石头、一堆泥土、一座桥,一只长了三条腿的猪,或者一棵老树、一朵花,都有可能成为人们三跪九叩的对象。

从表面上看,好像一出荒唐的闹剧,其实,包含了广东人对生活无常的忧虑。以前人们多在海上谋生。大海风云万变,危机重重,生死往往悬于一线。母亲每天都要担心,儿子出海能否平安归来?妻子担心,丈夫出门谋生会遭遇什么风险?

贩夫行商的生活,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大不相同,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悬念。人生的虚幻感与现实相交融,又相抗争,交织成一种复杂的矛盾心理。一生穷达,既然自己无从洞悉,只好交付鬼神。

另一个原因,与南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广东潮湿温热,山区瘴气弥漫,容易滋生各种奇难杂症,药石不能见效,人们只好求诸鬼神。在古书上,类似的记载,屡见不鲜。《双槐岁抄》一书写道:“南人凡病,皆谓之瘴。率不服药,唯事祭鬼。”而《舆地纪胜》则写道:“士人遇疾,唯祭鬼以祈福。”在《金志》中亦有记载:岭南人“疾病辄饮水,重巫轻医药。”流行疾病也是容易导致人们尊鬼拜神,相信命运的重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广东人很讲“意头”。如红枣、花生、桂元、莲子代表“早生贵子”;发菜猪蹄(手)代表“发财能手”;客家人年初七要吃七色菜,即生菜、芹菜、韭菜、芫荽、蒜苗、葱,外加鱼和肉,代表生财、勤力、长久、缘分、计算精、聪明,鱼与“余”谐音,肉与“禄”谐音,合起来就是有余有禄。

广东人避免说舌头,因“舌”与“蚀”谐音,不利生意,所以舌头叫脷;猪肝的“肝”与“干”谐音,亦不利生意,所以改叫猪润;酒席上的干杯也因此要改叫“饮胜”;空屋的“空”与“凶”谐音,所以要叫吉屋;通书的“书”与“输”谐音,所以要改叫通胜。诸如此类的例子,俯拾皆是。

广东人一听见“8"就眉开眼笑,因为与“发”谐音:一听见“4”就皱眉头,因为与“死”谐音。广东人对数目字的排列,有着惊人的热情,从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楼层号码、工号、银行密码,到商店开张日期、结婚日期,乃至医院病床的编号……广东人都在绞尽脑汁,力求趋吉避凶。

广东人中最善于做生意的是潮汕人,潮汕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是元旦春节,也不是端午中秋,而是清明节。清明节前夕,在外地发财“搵食”的潮汕人无论工作多忙生意多重要都会统统放下,匆匆赶回家乡拜山祭祖,所以清明节前后通往潮汕地区的各条公路总是闹交通堵塞。

凡是逢年过节,广州人都要买一点鲜花的,以示吉祥如意。情侣们喜欢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之类;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桃花、发财树、金橘、富贵竹、鸿运当头等。广东人认为外来花虽然很漂亮,但大都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不能满足新年祈望平安、富贵的意头,“行花街”当然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祈求来年大吉大利、幸福平安。

爱吃野味

广东人爱吃、会吃、敢吃是出了名的。他们天生一副好胃口,餐饮业每年营业收入1000多亿元,居于全国第一位。广东靠海,所以广东人比内陆的人民更有口福,粤菜也以生猛海鲜而著称。不仅水里游的,而且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广东人简直什么都敢吃。

关于广东人爱吃野生动物这一现象,有一则流传颇广的段子:有一个外星人成为地球人的“俘虏”,北京人说进行展览,上海人要进行科学研究,而广东人说杀了它,尝尝鲜。

天津人自称“一代吃货”,觉得自己已经尝遍人间美食,来到广东"觅食”后,真是有大开眼界的感觉,癞蛤蟆、蚱蜢、毒蛇、猫肉可以吃,老鼠有人吃,河豚有毒也能做菜,广东人真是“天上能飞的除了飞机,地上四条腿的除了板凳,只要是活的都敢吃”,广东人是不是真的啥都敢吃啊,我们“天津卫”自叹不如!

广东的陈先生,非常爱吃野味。他出生在惠州一个半岛上,有山有海,不乏飞禽走兽。他说,在20世纪80年代物质还很匮乏的时候,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对切活的生物都能产生吃的念头。

陈先生向记者细细介绍他吃过的东西:“沙虫是长在沙子里面的,禾虫是长在水田里的,形状跟蛆有点像,可以滚汤喝,不过漂在汤面上有点恶心,我喜欢用来煎蛋吃;蜂蛹是可以生吃的,长在蜂窝里,像胖胖的蛆,咬下去有点腥;蚱蜢烤了很香,整个吃掉。”

他们还会吃老鼠,但不是家鼠,是田鼠和竹鼠,田鼠是吃谷物的,竹鼠则是吃竹子,当然还有山鼠。这些鼠一般会做成鼠干,就像外地人做腊鱼腊肉一样,炒来吃很下饭,“跟腊鸭腿差不多味道吧”。蛇是广东人爱吃的,但很难捕到,能捕到毒蛇最开心,据说有药效。李先生说他们当地有人将活蛇悬挂起来,剪掉尾巴,仰起脖子喝汩汩淌下的蛇血,当然这不是人人敢的。

如今物质条件很丰富,人们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见到活物就想吃了,但陈先生天性爱“重口味”,仍喜欢寻些“奇怪”的东西来吃,这些年在酒店吃过河豚、蝎子、水蟑螂等,他说,“其实水蟑螂在我小时候很常见,但没人吃,现在反而摆到酒店桌上。”

“食在广东”一度令广东人自豪,如今,这一称谓已夹杂进了许多复杂的成分某种程度上讲,它已不再是一种荣耀,而成为一种尴尬。

广东省拥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三种气候,生物物种古老,种类繁多。其中,陆生脊椎动物有608种,鸟类50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1种,分别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23%和40%。可是,上述物种丰富的意义,仅在于资料统计。对于生物来说,广东目前实际上有多少动物物种?资源总量还剩多少?没有一位动物学家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他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很多物种近两年已看不到身影了,有些甚至连踪迹都难以寻觅。

两栖爬行类动物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黎振昌教授说:“70年代,在广东新丰县云髻山自然保护区里,一年能抓到六、七百斤大头龟,现在想捉到一只都非常难。”

鸟类专家、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高育仁研究员说:“目前麻雀在广东基本上已经绝迹。几年前,在广东三水,一网还能抓到几千只禾花雀,现在一网下去,根本网不到几只了。”

其中的原因不用说,大家都心知肚明。一是人类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二是人们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狂吃。

各种野生动物被狂嚼大咽,数量锐减速。比如蛇类,广东本地已不大容易见到野生蛇。中山医科大学的詹希美教授说,以前去野外考察时总要备足蛇药,而近两年已经不用带了,因为在野外他再也遇不上能对他构成任何威胁的蛇了。

近几十年来,开始人们只吃野鸡、野鸭类,后来吃到鸟类、斑鸠类,再吃到秧鸡类、猛禽类,现在更是连鸣禽类和画眉都吃出了滋味。所有鸟类中,目前只剩下燕子类还未开始被烹饪。而最不可思议的是,现在还有许多人开始吃蝙蝠,据说其大补,一时食客如云。

饭铲头(眼镜蛇)、过山风(眼镜王蛇)、五步蛇、水律蛇等被广东食客视为美食,并日日成碟成盘地被端上餐桌。但现在广东的山林田野已难见其踪影,蛇从何来?有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广东每年就要从外省运进逾千吨的蛇类,近几年更是几乎全部从桂、滇、湘、赣、闽等省区购进,有些还来自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而龟类资源在广东也被吃得极度贫乏。广东原有的12种,除了中华鳖,其他11种已少到全被列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名录中。

那么,野生动物真的就那么补吗?国际野生生物学会张恩迪教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孝等专家研究证明,几乎所有野生动物都有寄生虫或毒素。上餐桌的野生动物一般不可能经过检疫,卫生没有保障,这些有寄存器物质进入人体,可能导致人患上各种疾病甚至绝症。目前国内食用较多的野生动物如穿山甲、蛇、蛙等,普遍存在寄生虫感染,如形弓虫、绦虫、旋毛虫等。

广东人吃动物讲究“火候”,不少人煮食为求味鲜肉而欠了火候,实际上是半生吃,有些做法甚至就是生吃,其实就给了包括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长驱直人人体的机会。

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强了对猎枪的管理,偷猎野生动物都改用有饵素杀为主要手段,偷猎者为了牟利,大都将被素死的野生动物卖给餐馆。

面对日渐稀少的野生动物,更何况吃野味还有可能吃出一身“野”病,广东人,你还敢吃下去吗?

广东人的敢吃,包括对野生动物的猛啖恶嚼,不仅败坏了广东的形象,也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声誉。广东人吃野生动物连外国人都知道。几年前,在南非举行的一个国际性会议上,各国动物保护专家对中国人吃龟泛滥予以强烈抨击。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的“吃龟大户”在广东,仅广州一天就消耗龟几十吨。但一位广东学者指出,就他掌握的数字,广州每天命丧屠刀下的龟还远远不止这些……“照这样吃下去,过不了几年,全世界的龟会被广东人吃光。”

据悉,广东人每天要吃掉20吨蛇,2万只鸟。广东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野生动物消费市场,市场需求使广东成了国内最大的野生动物集散地。

非但“食野味”之风愈演愈烈,而且随着广东经济的幅射力与日俱增,这种“饮食文化”也随着广东的其他文化一样不断地向外传播。内地人过去对许多动物是有所“忌口”的,但在“先行一步”的广东人的影响下,也开始“大刀向动物们的头上砍去。”

那么,广东人为什么爱吃野味?这一“饮食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不同的动植物对人类的某些疾病或生理机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来自自然界的药物仍占有很大比重),这一发现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之处,有着宝贵的一面。受此启发,人类开始把吃野生动物同强壮身体机能联系起来。而其中“联系”最为密切、频繁甚至形成一种“饮食文化”的,当属广东。

北方人也明白动物的药用价值,为什么就没有南方人吃得厉害呢?有专家指出,这与广东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构成有很大关系。由于广东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物资源相对丰富。同时,广东过去属“荒蛮”之地,相对于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来说开发较晚,人类的活动少,人口压力小,许多野生动物得以生有下来。

但时至今日,广东人的此种“饮食文化”已发生显著变异。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专家江海声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食客在吃野生动物时,并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实现自我心理满足。就像几年前风行一时的黄金宴,不说黄金对人体有害,最起码无益,但有些有钱人就是要吃,为什么呢?在广东,相当多的人有一种心态:我干了别人所不能干的,吃了别人所不能吃的,我就叻!一种霉烂变质的虚荣心侵人了广东饮食文化之中。在这种虚荣心作用下,吃喝攀比风盛行:今天有人告诉我说他(她)吃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明天我就用事实向别人证明谁更厉害:我吃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悉,在国家制定有关保护动物名录的时候,专家们为到底是列多一点还是列少一点争论得非常激烈。一些专家认为,如果你不把某种动物列进保护名录某些人还不觉得,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或曰青睐,你一把这种动物列进去,听说成了保护重点,有人就可能千方百计也要尝尝这种动物到底是什么滋味……保护反而适得其反,给动物平添几分危险系数。江海声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在某些地方发现了一种很珍贵的动物,绝对不敢公开,就是怕有人赶紧去捕抓。这非常可怕!”

有识之士指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了,就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层次,即经济的再发展。而经济的再发展,特别需要文化走在前列。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指引,经济的发展是很难想象的。这种文化,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广东人要管住自己的嘴,再也不能再乱吃下去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眼镜价格差异这么大,配多少钱的才最好呢?
🏷️ 365bet限制

眼镜价格差异这么大,配多少钱的才最好呢?

📅 06-29 👀 9057
「箕 み」的意思与用法详解,日语学习词典
🏷️ office365用不了怎么回事

「箕 み」的意思与用法详解,日语学习词典

📅 07-23 👀 1902
瓷肌美白效果怎么样
🏷️ 365bet限制

瓷肌美白效果怎么样

📅 07-17 👀 1660
交完电费,多长时间能来电?官方回应来了
🏷️ office365用不了怎么回事

交完电费,多长时间能来电?官方回应来了

📅 07-03 👀 3861
鼋头渚游玩全攻略,含一日游最佳游览路线、交通、美食等
水烟怎么抽烟雾才大 抽水烟的方法
🏷️ 365bet正网开户

水烟怎么抽烟雾才大 抽水烟的方法

📅 07-23 👀 4915